谈谈对红胶的认识
rn
rnrn 谈谈对红胶的认识
rnrn 海郑实业(上海)电子组装事业部
rn 张明鹤
rn 23/11/2008
rn 红胶属于SMT材料,而目前SMT使用的材料,包括消耗品锡膏和红胶两种。海郑实业(上海)有限公司根据市场贴片红胶进行综合比对,总结经验,以下为海郑实业在红胶方面的理解:
rn
rnrn (一)关于红胶以及使用等知识
rn 一、关于红胶:红胶是一种聚稀化合物,与锡膏不同的是其受热后便固化,其凝固点温度为150℃,这时,红胶开始由膏状体直接变成固体。
rn 二、红胶的性质:红胶具有粘度流动性,温度特性,润湿特性等。根据红胶的这个特性,故在生产中,利用红胶的目的就是使零件牢固地粘贴于PCB表面,防止其掉落。
rn 三、红胶的应用:于印刷机或点胶机上使用。
rn 1、为保持贴片胶的品质,请置于冰箱内冷藏(5±3℃)储存;
rn 2、从冰箱中取出使用前,应放在室温下回温2~3小时;
rn 3、可以使用甲苯或醋酸乙酯来清洗胶管。
rn 点胶:1、在点胶管中加入后塞,可以获得更稳定的点胶量;
rn 2、推荐的点胶温度为30-35℃;
rn 3、分装点胶管时,请使用专用胶水分装机进行分装,以防止在胶水中混入气泡。
rn 刮胶:推荐的刮胶温度为30-35℃。
rn 注意:红胶从冷藏环境中移出后,到达室温前不可打开使用。为避免污染原装产品,不得将任何使用过的贴片胶倒回原包装内。
rn 四、红胶的工艺方式:
rn 1) 印刷方式:钢网刻孔要根据零件的类型,基材的性能来决定,其厚度和孔的大小及形状。其优点是速度快、效率高。
rn 2) 点胶方式:点胶是利用压缩空气,将红胶透过专用点胶头点到基板上,胶点的大小、多少、由时间、压力管直径等参数来控制,点胶机具有灵活的功能。 对于不同的零件,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点胶头,设定参数来改变,也可以改变胶点的形状和数量,以求达到效果,优点是方便、灵活、稳定。缺点是易有拉丝和气泡等。我们可以对作业参数、速度、时间、气压、温度调整,来尽量减少这些缺点。
rn 3) 针转方式,是将一个特制的针膜,浸入浅胶盘中每个针头有一个胶点,当胶点接触基板时,就会脱离针头,胶量可以借着针的形状和直径大小来变化。
rn rn 固化温度 | rn rn rn 100℃ | rn rn rn 120℃ | rn rn rn 150℃ | rn
rn rn 固化时间 | rn rn rn 5分钟 | rn rn rn 150秒 | rn rn rn 60秒 | rn
rn 五、典型固化条件:
rn
rnrn
rnrn 注意点:1、固化温度越高以及固化时间越长,粘接强度也越强。
rn 2、由于贴片胶的温度会随着基板零件的大小和贴装位置的不同而变化,因此我们建议找出最合适的硬化条件。
rn 六、固化曲线图:
rn
rn 七、红胶的储存:在室温下可储存7天,在小于5℃时储存大于个6月,在5~25℃可储存大于30天。
rn 八、红胶的管理:
rn 由于红胶受温度影响用本身粘度,流动性,润湿等特性,所以红胶要有一定的使用条件和规范的管理。
rn 1) 红胶要有特定流水编号,根据进料数量、日期、种类来编号。
rn 2) 红胶要放在2~8℃的冰箱中保存,防止由于温度变化,影响特性。
rn 3) 红胶回温要求在室温下回温4小时,按先进先出的顺序使用。
rn 4) 对于点胶作业,胶管红胶要脱泡,对于一次性未用完的红胶应放回冰箱保存,旧胶与新胶不能混用。
rn 5) 要准确地填写回温记录表,回温人及回温时间,使用者需确认回温OK后方可使用。
rn 通常,红胶不可使用过期的。
rn
rnrn (二)什么是SMT
rn SMT就是表面组装技术(表面贴装技术)(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),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。
rn
rnrn (三)为什么要用SMT
rn 电子产品追求小型化,以前使用的穿孔插件元件已无法缩小,电子产品功能更完整,所采用的集成电路(IC)已无穿孔元件,特别是大规模、高集成IC,不得不采用表面贴片元件。产品批量化,生产自动化,厂方要以低成本高产量,出产优质产品以迎合顾客需求及加强市场竞争力。电子元件的发展,集成电路(IC)的开发,半导体材料的多元应用。电子科技革命势在必行,追逐国际潮流。
rn
rnrn (四)SMT有什么特点
rn 组装密度高、电子产品体积小、重量轻,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/10左右,一般采用SMT之后,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%~60%,重量减轻60%~80%。
rn 可靠性高、抗振能力强。焊点缺陷率低。
rn 高频特性好。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。
rn 易于实现自动化,提高生产效率。降低成本达30%~50%。 节省材料、能源、设备、人力、时间等。
rn
rnrn (五)SMT 基本工艺构成要素
rn 丝印(或点胶)--> 贴装 --> (固化) --> 回流焊接 --> 清洗 --> 检测 --> 返修
rn 丝印:其作用是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,为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。所用设备为丝印机(丝网印刷机),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。
rn 点胶:它是将胶水滴到PCB的的固定位置上,其主要作用是将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。所用设备为点胶机,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或检测设备的后面。
rn 贴装: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。所用设备为贴片机,位于SMT生产线中丝印机的后面。
rn 固化:其作用是将贴片胶融化,从而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。所用设备为固化炉,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。
rn 回流焊接: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,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。所用设备为回流焊炉,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。
rn 清洗:其作用是将组装好的PCB板上面的对人体有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除去。所用设备为清洗机,位置可以不固定,可以在线,也可不在线。
rn 检测:其作用是对组装好的PCB板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的检测。所用设备有放大镜、显微镜、在线测试仪(ICT)、飞针测试仪、自动光学检测。
rn (AOI)、X-RAY检测系统、功能测试仪等。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,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地方。
rn 返修:其作用是对检测出现故障的PCB板进行返工。所用工具为烙铁、返修工作站等。配置在生产线中任意位置。
rn
rn (六)推荐使用的回天红胶相关资料
rn 两种回天贴片红胶、红胶、点胶、刮胶,使用方法请参考前后信息:
rn 一、产品型号:66030
rn 产品描述:66030贴片胶为中温加热固化的单组份环氧树脂胶,该胶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机械性能,良好的快速点胶特性,对表贴器件和各种金属、非金属有良好的粘接力。主要应用于各类贴片器件和集成块的粘结增强。
rn 产品特性:中温固化;优良的点胶性能,适合中速和高速点胶;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;良好的耐热振性能和高低温工作性能;良好的耐湿热性能和耐化学环境性能;环保产品,符合RoHS指令要求
rn 二、产品型号:66035
rn 产品描述:66035贴片胶为中温加热固化的单组份环氧树脂胶,该胶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机械性能,良好的快速刮胶特性,对表贴器件和各种金属、非金属有良好的粘接力。主要应用于各类贴片器件和集成块的粘结增强。
rn 产品特性:中温固化;优良的刮胶性能,适合手刮和机刮;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;良好的耐热振性能和高低温工作性能;良好的耐湿热性能和耐化学环境性能;环保产品,符合RoHS指令要求
rn
rnrn (七)红胶的客户
rn 红胶的客户:双面线路板加工厂;红胶代理商。
rn
rnrn (八)红胶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
rn 回天作为高端粘胶粘剂的领导品牌,根据世界顶级客户的使用经验和自己的实践,把贴片胶刮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,供客户参考:
rn 一、拖尾
rn 原因:胶嘴内径太小;涂覆压力太高c胶嘴离电路板间距太大;贴片胶过期或品质不佳;贴片胶粘度太高;冰箱中取出后立即使用;涂覆温度不稳定;涂覆量太多;贴片胶常温下保存时间过长。
rn 对策:更换内径较大的胶嘴;调低涂覆压力;选择涂覆压力;选择“止动”高度合适的胶嘴;检查贴
rn 片胶是否过期及储存温度;选择粘度较低的贴片胶;充分解冻后再使用;检查温度控制装置;调整涂覆量;使用解冻的冷藏保存品。
rn 二、胶嘴堵塞
rn 原因:不相容的胶水交叉污染;针孔内未完全清洁干净;针孔内残胶有厌氧固化的现象发生;贴片胶
rn 微粒尺寸不均匀。
rn 对策:更换胶嘴或清洁胶嘴针孔及密封圈;清洗胶嘴,注意勿将固化残胶挤入胶嘴(如每管胶的开头
rn 和结尾);不使用黄铜或铜质的点胶嘴(丙烯酸脂贴片胶在本质上都有厌氧固化的特性);选用微粒尺寸均匀的贴片胶。
rn 三、空洞
rn 原因:注射筒内壁有固化的贴片胶,异物或气泡;胶嘴不清洁。
rn 对策:更换注射筒或将其清洗干净;排除气泡。
rn 四、漏胶
rn 原因:贴片胶内混入气泡。
rn 对策:高速脱泡处理;使用针筒式小封装。
rn 五、元件偏移
rn 原因:贴片胶涂覆量不足;贴片机有不正常的冲击力;贴片胶湿强度低;涂覆后长时间放置;元器件形
rn 状不规则,元件表面与贴片胶的亲和力不足。
rn 对策:调整贴片胶涂覆量;降低贴片速度,大型元件最后贴装;更换贴片胶;涂覆后1H内完成贴片
rn 固化。
rn 六、固化后强度不足
rn 原因:热固化不充分;贴片胶涂覆量不够;对元件浸润性不好。
rn 对策:调高固化炉的设定温度;更换灯管,同时保持反光罩的清洁,无任何油污;调整贴片胶涂覆量;
rn 咨询供应商。
rn 七、粘接度不足
rn 原因:施胶面积太小;元件表面塑料脱模剂未清除干净;大元件与电路板接触不良。
rn 对策:利用溶剂清洗脱模剂,或更换粘接强度更高的贴片胶;在同一点上重复点胶,或采用多点涂覆,
rn 提高间隙充填能力
rn 八、掉件
rn 原因:固化强度不足或存在气泡;点胶施胶面积太小;施胶后放置过长时间才固化;使用UV固化时
rn 贴片胶被照射到的面积不够;元件上有脱模剂。
rn 对策:确认固化曲线是否正确及贴片胶的抗潮能力;增加涂覆压力或延长涂覆时间;选择粘性有效时
rn 间较长的贴片胶或适当调整生产周期,涂覆后1H内完成贴片固化;增加胶量或双点施胶,使胶液照射的面积增加;咨询元器件供应商或更换贴片胶。
rn 九、施胶不稳
rn 原因:冰箱中取出就立即使用;涂覆温度不稳;涂覆压力低,时间短;注射筒内混入气泡;供气气源
rn 压力不稳;胶嘴堵塞;电路板定位不平;胶嘴磨损;胶点尺寸与针孔内径不匹配。
rn 对策:充分解冻后再使用;检查温度控制装置;适当调整凃覆压力和时间;分装时采用离心脱泡装置;
rn 检查气源压力,过滤器,密封圈;清洗胶嘴;咨询电路板供应商;更换胶嘴;加大胶点尺寸或换用内径较小的胶嘴。
rn
rnrn 备注:出现问题详细解答
rn 一、元件脱落
rn 1、粘合剂涂抹量设定过少。
rn 对策:应严格控制粘合剂的涂抹横截面积,保持恒量。
rn 2、粘合剂发生漏印。特别是小型的芯片元件。
rn 3、元件贴装位置与粘合剂涂抹位置偏差,未完全对应粘合。特别是小型芯片元件,圆柱形部件。
rn 4、硬化时,粘合剂升温不足。特别是位于大型IC,大型元件的旁边或背面的元件。
rn 状况:大型元件的热容量大,热量被元件吸收,因而粘合剂的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不,造成硬化不充分。 对策:提高硬化炉的温度,或是延长加热时间,再或是改用更低温硬化型的粘合剂。 5、元件的低部与基板之间的距离过大。特别是小型晶体管,IC之类附带引脚的元件。
rn 状况:涂抹的粘合剂未被元件压实,粘合剂不能充分附着于元件低部。
rn 对策:元件制造商应做必要改善;或改用胶点成形高的粘合剂。
rn 6、元件表面附着了离型剂或是使用了内部离型剂。特别是树脂封装元件。
rn 状况:元件制造商不同,或者即使是同样的制造商,如果生产地点不同,都有可能发生此情况。
rn 对策:粘合剂制造商方面作用有限。
rn 7、基板的表面使用了硅树脂系的初助焊剂。所有元件粘合力下降。
rn 状况:为了防止基板的铜回路在波峰焊接炉、回流炉中多次加热后氧化,而使用耐热性强的硅树脂系初助焊剂,但却造成粘合力不足。
rn 对策:粘合剂制造商方面作用有限。
rn 8、焊锡保护摸和基板之间的粘合力弱。粘合力整体下降。
rn 状况:在这种情况下,粘合剂和保护摸附着在元件上随元件一起脱落。
rn 对策:应提高焊锡保护摸对基板的附着力。
rn 9、元件的贴装位置没有问题,但在基板移动时,元件发生了错位,特别是较厚的大型元件(IC,钽电容器等)
rn 状况:基板在水平移动时产生的惯性、在沿X-Y轴移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元件发生错位;贴装着元件的基板在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前,在运送轨道上的停止位置,所受的冲击过强,造成元件错位。
rn 对策:改用粘着力强的粘合剂;改善装置
rn 10、硬化炉温度分布不均匀,造成部分硬化不充分。特别是使用IR炉时,容易发生此情况
rn 对策:检测炉内温度分布情况
rn 11、在涂抹了粘合剂,贴装好元件后,没有马上硬化,而是长时间放置
rn 状况:粘合剂变干,硬化后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强度。
rn 对策:改用可长时间放置的粘合剂;避免长时间放置 。
rn 二、粘合剂涂抹时发生拉丝
rn 1、粘合剂的温度设定过低
rn 对策:提高粘合剂的温度设定,降低粘度,易消除拉丝现象
rn 2、基板弯曲
rn 状况:当基板朝下弯曲时,易发生拉丝
rn 3、在基板下支撑基板的顶针定位置不当。特别是在基板很薄的情况下。
rn 4、从冰箱中取出粘合剂,在其还未充分恢复到室温的情况下使用。
rn 状况:粘合剂的实际温度达不到预设的温度,粘度高。
rn 5、粘合变质,粘度开始增加
rn 状况:粘度剂上升,拉丝难以避免
rn 6、点胶机移动的Z轴设定过短
rn 状况:在胶丝切断以前,点胶机已开始横向移动
rn 7、点胶机移动的Z 轴上升下降的速度设定不恰当。
rn 状况:没有充分考虑到粘合剂的粘度和摇变性
rn 8、点胶时间设定过长,即使止动器已触碰到基板,但因压力未断,粘合剂继续吐出。
rn 状况:由于点胶嘴已开始上升而粘合剂继续吐出,拉丝粗而难断。
rn 对策:提高压力的设定,调整点胶时间,以便在止动器触碰到基板前,切断压力,停止粘合剂的吐出。
rn 三、粘合剂涂抹时发生漏印或涂抹量过多
rn 1、脱泡不充分,气泡进入到粘合剂中。
rn 2、粘合剂中混入异物;或是粘合剂的某些部分开始硬化,产生了异物。
rn 3、活塞和粘合剂之间渗入了空气,造成气压传递不均匀。
rn 4、由于注射管内粘合剂的局部粘度增加(特别是在活塞周围的粘合剂),压力传递不均匀。
rn 5、点胶嘴管理不善,嘴内的脏物造成粘合剂吐出不稳定。
rn 6、两个点胶嘴的尖端部位间残留了粘合剂。
rn 7、设备保养不善。
rn 四、软焊料进入到粘合剂内,发生异电
rn 1、某些种类的粘合剂在高温下会产生气体(包括水分的蒸发),生成气孔,软焊料的颗粒易进入粘合剂中,残留在气孔内。特别是在高温下硬化时;
rn 2、采用了低沸点低粘度原料的粘合剂,在高温硬化时粘合剂中水分蒸发,生成气孔,软焊料粒易残留在气孔中。特别是在高温下硬化时;
rn 3、在锡膏和粘合剂并用,且要在回流炉中高温硬化的情况下,如果粘合剂用量过多,粘合剂和锡膏易混合;
rn 4、在没有空调设备,湿度非常高的环境下作业时,粘合剂吸湿,硬化时生成气孔,软焊料粒易残留在气孔中。特别是在高温下硬化时;
rn 5、粘合剂量极多,一直渗延到电极周围,软焊料粒易进入到粘合剂的边缘部分。特别是在高温下硬化时。
rn
rnrn
rnrn
rnrn
rnrn
rnrn
rnrn
rn